台北市動物園入口景觀及爬蟲館

台北市動物園入口景觀及爬蟲館

Dialogue建築雜誌033期報導


案址:台北市文山區

業主:台北市動物園

營造:

面積:5,200m²

樓層:1F

時間:1992~1994

設計課題    遊憩園區的填充與連結
基地與鳥園因地形與服務道路的分隔,孤懸於遊園動線外,新植入的爬蟲館應能連結園區既有系統,將鳥園、爬蟲館納入遊園動線中。

地形特色的反應與對環境的尊重      基地位於弧狀谷地中,四面盡是青翠山巒,在不破壞原有地環境的前提下,滿足空間的需求,及善用地形特色將四周景色攬入建築環境中,並進一步將建築物納入四周環境中,成為地景的一部分。

室內展示空間與戶外環境的聯繫,人為展示空間與自然棲地的對應      基地的動植物生態原本即頗為豐富,且爬蟲館成立的目的就是將爬蟲及其棲地環境介紹給遊客,所以展示的內容應不只是侷限於室內的展示品,更應擴及四周的自然環境,讓遊客在人為展示空間與自然棲地間相互對照印證。

設計構想   立體交錯的動線系統   園區內各館間主要聯繫的動線系統是工作人員服務動線及遊客的遊園動線。服務動線由基地南側主服務道路沿山坡向北通往鳥園,進出基地的兩端地勢較高,中間較低。為了強化地形的起伏,並將服務活動作適當的遮蔽,故使服務道路由館體一層穿越建築物,形成一下凹弧線,而遊園動線的接續點,在北面的鳥園與南面穿越主要服務道路下方的涵洞,皆在地勢較低點,但為取得較佳的視野及環境互動關係,故利用緩坡道將遊園動線導至二層,成一上凸弧線:兩條動線於館內立體交錯,除豐富空間的層次與趣味外,並各自形成有效率的服務系統與較大的環境接觸面。

山坡地地形與谷地地勢的強化   爬蟲館在構想之初就希望與環境的關係是一種相互交融、滲透的平衡狀態,所以開展低矮的建築形態一直是發展的主軸,並且因為基地的地形是弧狀谷地,建築物隨著地形以柔軟動態的曲線(如蛇行意象)與環境配合,就像是潛伏於樹叢中的爬蟲。爬蟲館建築物的量體順著坡地將上下層錯位,融入環境中,並減少建築開挖時的土方量,建築物一層半掩於回填上坡中,以降低建築物量體的衝擊,且一層外露部份面材選用天然石粒,配合自由曲線屋頂隨著地勢翻飛起伏於四周的雜林中,在形式、材質與色彩及自然環境取得協調。

自然棲地環境中的人為展示空間   在聯繫室內展示空間與戶外環境課題上,東側靠山邊的沉浸區部分,因物理環境需要無法作較大幅度的開啟,所以利用側面高窗與天窗引入晝光,及靠東側山邊開大片的無框玻璃窗向戶外借景,與室內沉浸展示區的仿造棲地環境相結合。建築物的西面作一般展示使用,室內與戶外間的界面採用全面的落地窗,引入戶外的景觀,並且留設多處出入口,讓遊客能自由的在戶外平台與室內展示空間穿梭,自在流連於人為展示空間與自然景觀之用。

戶外庭園景觀和自然棲地環境的結合   戶外庭園景觀範圍佔地約5000m²,依功能、位置及設計主要訴求,共分為主入口斜坡道兩側之戶外鱷魚展示區、戶外象龜展示區,沿主體建築正面之中央水景前庭,以及側面的再造林側庭四區,分別營造出不同的景觀風貌,以求能提供遊客在參觀爬蟲動物的同時,也能體驗到豐富多樣化的戶外生態環境。入口斜坡兩側的戶外鱷魚展示區與戶外象龜展示區景觀,除了營造主入口迎賓氣氛之外,均以配合動物生活習性與遊客觀賞方便性為配置設計之主要考量,並分別提供戶外暖墊地坪,以求冬天時動物仍會停留在戶外供遊客參觀。中央水景前庭區的主要組成為噴水池、生態水池、溪流三組不同風味的水景,利用砂岩原石塊搭配RC池壁工法連成一氣,綠地上、池岸邊則多以自然群植手法種植誘蝶、誘鳥和水岸及淺水植物等,創造自然棲地環境。再造林側庭區則是配合建物及周邊道路、駁坎等高程變化需求,填土整坡,以複層式手法種植台灣常見之山區植物,如雀榕、烏臼、台灣欒樹、山櫻花、筆筒樹、姑婆芋、腎蕨等,期能再造一片豐富多變的山林相。整區之襯景邊界植栽則以一列墨綠深色的肯氏南洋杉,將景觀及建築體風貌完全烘托展現。

 
© 2016 Copyright - 台北國際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made by bouncin